2020年2021年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產業市場分析
發布時間:2021-01-12 來源:
本站 作者:www.suxin10086.com 瀏覽次數:1754
2020年2021年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產業市場分析
酒業既是我國食品領域的重要產業,也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民族產業,更是與世界經濟接軌的跨國產業。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,酒業作為實體經濟,承擔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“穩定器”和“壓艙石”作用凸顯。茅臺、五糧液等頭部企業快馬加鞭,邁進后千億時代,張裕、青島啤酒、紹興黃酒集團、勁牌集團等龍頭企業抗壓前行,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中國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,產業政策的不斷完善,為中國酒業的高質量發展厚植沃土,保駕護航?!笆濉逼陂g,中國酒業歷經行業變革陣痛,2020年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大考,跨過的歷史進程里書寫著中國酒業堅韌的成長之路。
白酒瓶生產廠家 定制定做現貨 陳經理 13382677788
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的歷史進程見證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之勢
“十三五”時期,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,我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,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,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。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.1萬億元、占全球經濟比重達16%,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%左右。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33元、比2015年增長39.9%,1.4億家庭年收入達到10萬-50萬元,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。全國經濟總體平穩運行、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的五年,見證著中國酒業結構調整加速、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進程。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,2015年至2019年,規模以上酒企數量減少427家;產銷量減少1686.3萬千升。但是,單位產品銷售收入五年累計增幅31.3%;利潤累計增長679.5億元,增幅72.6%,單位產品利潤增幅高達132.0%。在行業生產端,市場集中度逐年提升,盈利能力穩步增強;在行業消費端,消費升級趨勢明顯,“少喝酒、喝好酒”已經成為消費共識。如今,在產業內外環境影響之下,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大勢已定。
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大考,中國酒業顯示出強大韌性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經濟陷入低迷,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。截至目前,全球經濟活動復蘇勢頭不確定性風險仍然很高,反觀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,經濟穩定復蘇。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數據,初步核算,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0.7%;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0.6%,中國經濟實現由負轉正。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,中國將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。同時,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顯示,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4546元,增長5.5%,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.5%。食品煙酒類復蘇勢頭穩固。其中,在酒類消費中,白酒和啤酒行業韌性較強,復蘇顯著。
1.白酒行業迎來全面復蘇,行業分化加劇
2019年以來,行業政策調整將白酒產業推向市場經濟和更為強烈的行業結構分化?!懂a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)》,將“白酒生產線”從“限制類”產業中移除,意味著白酒產業生態體系的重構,在加劇競爭中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,也有利于外部資本良性競爭進入酒類行業?!栋拙颇攴菥茍F體標準》的發布和全國白酒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全面啟動,標志著行業管理日趨規范,意味著在扶持優質酒企的同時,加速淘汰落后產能,保駕護航酒業健康發展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,白酒主要消費場景被凍結,對整個生產銷售系統造成連鎖反應和破壞,對酒企、酒商抗風險能力是一次大考。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,大部分酒企營收、凈利增速均大幅下滑,在白酒上市公司中只有4家營收增幅為正。高端酒營收增速11.04%,其抗風險能力顯著強于次高端和中端及大眾酒。二季度本屬白酒行業淡季,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,消費場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,市場需求呈回暖態勢。高端酒二季度延續了營收和凈利雙增長,表現較為穩??;次高端酒營收相比去年同期依然處于減速狀態,但降幅收窄;中端及大眾酒營收增速由負轉正,利潤降幅收窄明顯。三季度備戰“中秋+國慶”雙節對白酒動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,白酒行業在其消費旺季迎來全面復蘇,16家上市公司營收實現正增長??v觀前三季度,“強者恒強”態勢明顯,疫情影響下,行業分化加劇。但是,資本市場對白酒股的熱情不減,2020年年初至今,19家上市酒企股價均呈上漲趨勢。
2.啤酒行業強勢復蘇,結構優化穩量提價
2020年,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擊,還有對澳麥“雙反”稅率裁定的利好。5月18日,商務部最終裁定自5月19日起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,反傾銷稅率為73.6%,反補貼稅率為6.9%,征收期限為5年。中國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啟動反傾銷、反補貼調查,于2018年年底立案,市場已度過近兩年的潛在緩沖期。新時代證券認為,澳麥進口占比高,但依賴度在降低,且可替代性在增強,此次澳麥事件或促進行業進一步壓縮低端啤酒產能,倒逼產品結構升級,提價也將成為行業應對風險的可選項。近年來,在中國啤酒產量見頂回落、成本上漲壓力趨緩的環境之下,行業迎來升級契機,利潤空間有望逐步釋放。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,著實給了啤酒企業蓬勃發展的經營業績當頭一棒。第一季度,青島啤酒、燕京啤酒等6家上市公司虧損,整體實現營收95.77億元,同比下降27.6%;實現凈利3.19億元,同比降幅高達68.17%;第二季度,啤酒行業迎來銷售旺季,5家上市公司扭虧為盈,經營業績超乎預期,行業營收增長11.44% ,凈利增長41.68%,實現強勢復蘇。第三季度,受7-8月雨水天氣影響,整體銷量出現下滑,9月備戰雙節銷量回升,業績難繼二季度快速回升之勢,但長期來看,啤酒市場結構優化升級驅動之下,業績穩健之勢不改。
3.政策環境趨于明朗,葡萄酒行業或逢發展機遇期
近年來,受阻于進口葡萄酒擠壓市場份額,國產葡萄酒發展很不順利。但眼下,政策的東風已達,國產葡萄酒迎來發展機遇期。2019年以來,《釀酒葡萄》團體標準、《橡木桶》團體標準、《葡萄酒產區》團體標準(草案)和《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技術標準體系》地方標準接連發布,為行業發展指引方向。2020年8月10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告,廢除《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》(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22號),鼓勵相關行業組織積極發揮作用,加強行業自律,維護市場秩序,引導企業健康發展。8月18日和8月31日,商務部分別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啟動了反傾銷、反補貼調查。業內認為,廢除《準入條件》不僅有利于企業資源共享、分工合作,也將推動相關部門監管能力和檢測檢驗水平的提高。同時,“雙反”調查對市場的影響在于中長期,經銷商調低澳大利亞葡萄酒預期的同時,會增加其他國家產品分散市場風險,帶給國產葡萄酒更加多元化的市場機會。雖然國產葡萄酒長期發展趨勢明朗,但短期并不樂觀。尚未從進口葡萄酒高壓下解脫的國產葡萄酒,在疫情影響下面臨更大挑戰。第一季度,張裕A、ST威龍、ST中葡和莫高股份四家主要上市公司實現總營收9.37億元,同比降低53.11%;實現歸母凈利1.69億元,同比降低65.62%。直至第三季度,四家酒企仍處于虧損狀態,復蘇跡象微弱,行業仍未走出疫情造成的沖擊。